工藝計算:
工藝方案的確定:
考慮到該零件錐形部分成形高度h=7.5<(0.25~0.3)d2=9.75~11.7,屬于淺錐形件,毛坯的變形程度不大,故能一次拉成,但按錐形件成形規律,須先拉伸成直徑等于錐形件大端直徑的圓筒形。
由于錐形底部及側面的3個φ5mm孔的沖切直接與錐形拉伸成形有關,因此宜在錐形部分成形后加工,否則易產生孔變形。沖壓檢測
根據上述分析及工藝計算,按傳統工藝一般可制定出如下工藝方案:落料→第一次拉伸→第二次拉伸→拉成錐形→修邊→沖各孔。
即:整個零件的加工由6個工序、6副模具完成。
考慮到錐形拉伸為淺錐形件拉伸,變形量不大,對已拉伸的零件口部影響很小,可以考慮將第二次拉伸與修邊復合;又由于落料直徑φ38.5mm與第一次拉伸筒形外徑φ21mm兩尺寸相差較大,能保證落料-拉伸上模壁厚有足夠的強度,兩工序有復合的條件;錐形拉伸與沖底孔及側孔兩工序通過合理的模具設計當然也能實現復合,但使模具設計變得復雜,模具制造也很困難。
為進一步提高企業效益,同時針對企業生產加工能力,決定對上述6個工序進行有效復合為4個,制訂工藝方案如圖所示,即:先落料并首次拉伸(a)→第二次拉伸并擠邊(b)→拉成錐形(c)→沖底孔及側孔 因此,整個零件由4個工序完成加工,需要設計4副模具,即:落料-首次拉伸復合?!诙卫?擠邊復合?!F形成形?!鷽_孔模。